專文2

無障礙博物館的實踐

記臺博館教育活動「看見博物館」

隗振瑜、向麗容 / 臺灣博物館推廣組

一、前言

在邁向高度發展社會的軌跡裡, 以藝術文化為路徑的「文化公民」之形塑,是和實踐「政治公民」與「經濟公民」同等重要的,透過文化的賞析來了解並實踐「美」,讓美感經驗充分展現於各種公共與私人空間,不僅是現代公民的權利,更是義務,這種「文化公民權」的概念,也正是文建會推動的重要政策。

博物館是一個保存人類知識與經驗的地方,也是一個帶領人類探觸世界、理解世界的文化空間;透過 參訪博物館,不僅能獲得親身經歷的美感經驗,在社會教育與生活美學上,更有極重要的價值。然而,視障朋友 由於先天的感官限制,很難和明眼人一樣進入博物館的文化空間,種種親近文化的限制,造成原已處於弱勢的視障朋友,在「文化公民權」上,更加處於弱勢與不平等的發展。

對博物館來說,「無障礙」不能僅是空間行動的無障礙,更是資訊與文化傳遞的無障礙。 為實踐「文化無障礙」的示範意涵,關注如何導引弱勢族群「無障礙」地進入博物館的文化空間,開啟「平等照顧每一位文化公民」的服務觀念, 國立臺灣博物館與中華民國口述影像發展協會共同策辦「看見臺灣博物館」的參觀體驗活動,並規劃「臺灣博物館建築之美- 視障體驗特區」的展出,提供一個讓視障朋友使用博物館文化空間的「視覺無障礙」起點。

二、簡介「 看見臺灣博物館 」 活動

臺灣博物館不但是臺灣最老的博物館,也是臺灣最美麗的博物館。近百年的古典建築,造型充滿西方文藝復興建築空間的穩定性與建築美,揉合的希臘復古樣式又賦予它典雅和權威的意象,整棟臺博館,便是一個十分具有代表性的建築展品。

為了讓視障朋友和明眼人享受同樣的權利,感受到博物館的建築及環境,本次活動從口述影像說明、視障輔具設計到導覽活動,以發展博物館視覺無障礙設計為本,提供視障朋友最佳的知識學習與美感經驗環境。活動的主軸以臺灣博物館建築為展件,從其歷史脈絡、文化背景、建築樣式、幾何結構、建築工法、裝飾細節等面向,作為理解展品的途徑,視障朋友也較不會受限於單一感官的缺乏,無法窺其全貌,進而能愉快地悠遊在這個美麗細緻的建築空間裡。

三、訓練與準備

為了提供視障朋友一個完善的體驗,博物館於二樓中廊規劃 「臺灣博物館建築之美- 視障體驗特區」 。特區展出內容主要為建構視障朋友對臺博館建築形成心像的基本元素,包括臺博館正立面、建築立體外觀、細部特色及建築體平面圖等四類主題,每個展出主題都提供口述影像導覽的點字說明及模型輔具。因此,視障朋友可以藉著閱讀展示桌上的點字口述影像導覽內容,輔以觸摸展示的博物館正立面拼圖、博物館建築立體模型、博物館巴洛克風格的山頭泥飾模型以及博物館樓層平面圖的凹凸版等各項輔具,認知臺博館的外觀型狀與建築特色,建構對建築體的三維空間心像。

此外,為了 讓 明眼人了解視障朋友如何 藉由專業的視障導覽參觀博物館 ,特展區所在的二樓中廊並以一幅大型背版、兩個側立版 說明 此區是專為視障 者 設計的特殊展示區域;各展示桌上的點字說明,也特別以點字與明眼字並呈的「雙示模式」,讓明眼參觀者及視障者的陪同親友能知道口述影像對視障者進行的點字導覽內容。

在「看見博物館」參觀體驗活動中,志工是活動設計中非常重要的角色,也大大影響視障導覽活動的成功與否。志工不但要擔任視障朋友「行動的眼睛」,協助視障朋友跟隨導覽員的帶領在館內安全地走動,協助他們觸摸認識標的(展品或實物)及點字說明,讓導覽活動流暢地進行;更重要的是,志工協助視障朋友的溫情以及和視障朋友分享經驗觀點的人際互動,是讓視障朋友充份感受與他人往來的社會互動,走出生活框限的機會。

然而,許多志工從未接觸過視障朋友,如何和視障朋友相處,如何提供他們協助,是本次活動訓練與準備中相當重要的一環。因此,在活動的前一週,博物館便邀請參加活動的志工,作事前的訓練準備課程,由口述影像發展協會就過去和視障者一起相處的經驗,提供經驗分享,例如:

  1. 碰到視障朋友應先開口打招呼,並自我介紹。
  2. 對視障者說話時,要先稱呼其名,視障者才會明白是在和他對話;當欲離開他時,也要告知。
  3. 不要讓視障者單獨站在馬路中間或空曠處。
  4. 對於環境的介紹,可加多一些生動的形容與描述,讓他體會。
  5. 物品介紹需告知注意事項,詳細介紹內容,而具危險性應先說明 ( 如會燙、會打翻、特別銳利容易受傷等 ) 。
  6. 帶領時不要用力拉,可以請他將手放在自己的手肘或肩上,在經過樓梯或地形有變化時,稍作停頓並輕聲提醒。
  7. 就坐時,引導視障者的手觸摸椅背、椅墊及桌子邊緣,協助他自行坐下。
  8. 上廁所時,以同性別的志工協助比較理想,並請告知他廁所是蹲或坐式,馬桶、沖水按鈕、垃圾桶、衛生紙的方位等。
  9. 就餐時應協助辨識菜色及口味,並告知餐具的擺放位置;若有視障者不方便自行用的食物,請徵詢他的喜好以後,協助他取食。
  10. 弱視者無法看清楚周邊景物、招牌、路標、公車站牌與文字資料的字體,可幫忙協助唸讀。
  11. 志工們應抱持著平常心、細心,不需過度小心的態度,就能和視障朋友相處融洽,並能提供最適當的幫助。

從口述影像理論精神出發的博物館導覽,是透過精緻設計、適當描繪視覺情境的口述影像腳本,搭配增加理解的輔具設計,再增添以導覽人員與視障者間的互動說明,共構一個針對視障者設計的完整「博物館參觀體驗」。透過趙教授深入淺出的講解,志工們對於如何和視障朋友相處有更多的認識,並從此訓練課程中,獲得豐富的協助視障者導覽的知識。

隨後,對整個活動進行沙盤推演,讓志工了解活動當天的流程,熟悉導覽路徑,認識各種相關輔具,安排志工搭配的視障朋友等事宜。

四、活動流程

(1) 報到

活動當天早晨,視障朋友報到得相當踴躍,約有 30 多人,個個帶著興奮的心情,來體驗他們大部分從未接觸過的「參觀博物館」。其中視障朋友淑君帶著一隻拉不拉多導盲犬來參與活動,更吸引了眾人的目光,讓人不自覺地想起「再見吧 ! 可魯」的畫面。

在介紹視障朋友和博物館志工們互相認識後,志工將視障朋友帶至二樓展區坐下,由主持人介紹本次活動提供的資料。每位視障者都領到本次的活動手冊及一套四張的博物館平面圖凹凸版,點字(或大字版)活動手冊提供臺博館簡介、臺博館空間的口述影像導覽、說明臺博館建築為何在臺灣的西式建築中具有重要代表性,也提供了視障體驗特區的說明資訊。而凹凸版則是專為視障者設計的平面圖,藉著凹凸的觸覺設計及點字,為視障朋友介紹博物館外觀與從一到三樓的樓層平面,視障者可從中了解博物館空間的使用、無障礙設施的方位以及應避開的障礙物位置。

(2) 視障體驗特區

視障體驗特區是本次視覺無障礙博物館活動的一大重點,展出輔具主要有四種,分別運用建築的「正立面」、「立體結構」、「平面圖」以及介紹細部特色的「裝飾」,從不同的建築結構面向,共同形構視障朋友對於博物館建築的認知,並感受其中蘊涵的美感元素。在主要的輔具前各有一名專業講師,從臺博館的歷史開始,介紹這棟建築外觀及結構形成的源起,視障朋友並在講師與志工以口述影像協助下,依序觸摸展品,逐步建構對臺博館的認識。

臺博館正立面拼圖,呈現了一般人視覺上正面所看到的建築物影像,並呈現臺博館建築中「對稱」與「均衡」的結構特性,而拼圖遊戲的設計,讓視障朋友在操作過程中,加深對博物館的認識,並進一步發現建築特色與造型線索;臺博館立體模型輔具,以 1 : 150 的比例,讓視障朋友對博物館有完整的立體觀念;而巴洛克泥飾模型,使學員能感受到其厚實的流動曲線與繁複的花草裝飾所營造出的美感。

視障朋友在觸摸輔具時,興奮地和志工與其他視障朋友互相交換觸摸經驗,比賽正立面拼圖的速度,並透過講師的口述影像導覽,留下一個深刻的回憶。

(3) 大門與內廳的介紹

在對臺博館建築結構及外觀具備基本概念後,便繼續以口述影像導覽帶領視障朋友到博物館內,藉由結合身體的實地撫觸、口述影像的介紹、以及先前觸摸特展區輔具的經驗比對,完整視障者對博物館建築實體結構及裝潢細節的認識。

臺博館入口處類似希臘神殿建築的六柱式門廊,是十分有代表性的西式建築特色。視障朋友在大門口先透過輔具,認識西方柱子的結構,學習「柱式」在西式建築中的重要特性後,再著環抱整根立柱或以步伐丈量,感受整根柱子的寬度、柱子與柱子之間的距體,並從撫觸不同的柱身凹槽、柱礎線腳等細節,豐富他們對西方柱式的基本認識和想像。

至於臺博館深具文藝復興時期「對稱」的建築風格,視障朋友則透過平面圖凹凸版的位置標示,以及實際在館內空間走動的過程中理解。

博物館大廳更是博物館建築的一大特色,從兩側壁龕的高度形狀、周圍立柱的花飾與尺度到頂端的圓形彩繪玻璃,透過導覽員以口述影像方式描述,帶領視障朋友進入一個影像的建構,視障朋友透過如此透徹的解說,所有的語言呈現為圖象,景象在腦海中逐漸變得清晰,似乎能清楚的「看到」博物館了。活動現場,志工們一對一牽起視障朋友的手,親切地引導他們用觸覺來體會立柱的花飾與凹槽,壁龕的高度與形狀,典雅花崗岩的切面及銳角……視障朋友的驚呼和讚嘆此起彼落地迴盪在博物館的空間中。

視障朋友在此階段和志工與導覽員有相當多的互動,除了積極地詢問整個建築的形貌外,更提出了許多專業的問題。例如有視障朋友 ( 正義 ) 便指出,他在尚未失明前,曾經赴歐洲參訪過許多文藝復興式的博物館,都會將貴族的家族徽印與代表符號,呈現在建築的樣式上,不知是否臺博館也有相似的情況?導覽員也指出樓梯旁的雕飾便是將當時兒玉源太郎總督及後藤新平民政長官的家徽綜合而成,透過這些知性的互動,讓整個活動產生更佳的學習效果。

(4) 認識博物館周邊

午後,志工們和視障朋友一起吃過午餐,不僅更加熟悉且更有默契,便如同好朋友般閒話家常,互相談心;接著,大夥走一圈臺博館周圍,認識博物館的區域空間,從廣場的兩頭金牛、騰雲號老火車頭、後門的日晷、至聖先師孔子雕像、貞節牌坊、各種石器模型、樹上的松鼠、草坪上的鴿子與麻雀、路邊椅子上恩愛老夫妻的相處情形,所有我們能看到的景象,口述影像導覽一一清楚的敘述,在輕鬆悠閒的氣氛中,大夥漫步悠遊在綠蔭的 228 公園。

(5) 動手做與心情分享

經過了完整的參訪與導覽,博物館的建築結構與各種細節,已深深刻畫在大家的心裡,最後讓視障朋友用黏土親手捏塑心中的博物館,並說明作品與自己的印象;在捏黏土的這段時間中,許多視障朋友與志工們也一邊閒聊,分享此次參觀博物館的經驗。

當視障朋友呈現他們的完成品時,著實的讓我們大吃一驚,不論是立體、平面的角度,或甚單單只是捏塑三角楣飾,讓人驚嘆視障朋友的想像力與觀察力,許多的作品在他們巧手一捏下,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精神與古希臘神殿風格完全活躍於作品之上,一般人可能還無法有如此細微的觀察或是創作能力,透過視障朋友對於自己作品的說明,了解到他們真的理解到博物館建築的各種構造;也讓我們相信,只要給予視障朋友平等的機會與適當的空間,他們也能創造出無限的可能。

五、檢討與分享

根據視障者問卷顯示,各種活動的設計安排都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尤其在口述影像的解說上,更是所有參與者一致視為最喜愛的活動安排,而透過這次的參訪經驗,更增加了他們對臺博館的認識。此外,我們也訪談了視障朋友、志工與主辦單位,了解他們在這活動中獲得了什麼,以及未來相關活動該努力的方向。

(1) 志工與視障朋友的心得分享

視障朋友尹喧認為這次的參訪經驗非常難得,能夠摸到專為視障朋友製作的模型與各式建築的小細節,可以感受出博物館辦活動的用心,導覽講解也非常生動,學習很多;帶領尹喧的志工朋友是臺博館的固定志工,他認為這是個很特別的經驗,過去並沒有機會接觸過視障者,這也是他首次帶領視障者參觀,對他而言也是一種學習,不論是在和視障朋友接觸相處上,或是口述影像上都收穫相當豐富。

視障朋友正義認為,參訪的過程中,人是最重要的,透過這些親切的志工、導覽員及講師,整個展覽便活了起來,在彼此良好的相處與互動,感受博物館建築的經驗,也更加快樂。

視障朋友信榮是啟明學校的老師,他認為這次活動讓他了解整個歐式建築的特色,不但有詳細解說與知性的學習,透過觸覺引導的輔具教學、點字圖示、與手腳探險博物館,可看出此次活動的用心;問到對於此次活動的建議,信榮認為除了建築展之外,他也很希望能夠去其他不同的展區體驗,親身感受博物館的各種館藏與展品,如果能提供完整的語音資料與導覽系統,讓視障者能夠自己單獨前來,隨時都能接觸這些環境,那便再完美也不過了;希望未來能夠將臺博館的無障礙空間推到各地的博物館,如果他有機會,他最想參觀故宮博物院,親身體驗其文化空間與展品。

搭配信榮的志工是口述影像發展協會的成員,目前在唸研究所,這次也是他第一次的參與服務,他表示整體感覺很開心,不只是志工服務的感覺,更重要的是交到了很多朋友,也順帶了解整個博物館建築之美,整個導覽過程中,口述影像的應用也相當重要,導覽者不能隨便亂講,更要對展覽有一番認識,因為口述影像是在建立視障朋友的心像,和一般廣播劇不同,描述過程中更要對事物的特色有精確的描述,如長度、範圍、大小、顏色,因為視障朋友缺少視覺感官經驗,志工們便要當他的眼睛,和他一同分享所有景物。

(2) 主辦單位心得分享

身兼導覽員與活動設計者的又慈認為,整個活動最困難的階段,便是在規劃設計上,因為規劃者並非視障者,許多資訊的層次,要如何以最適合的方式讓視障者接收,如設計的平面圖哪些是該摸的重點,哪部分的建築結構是重要且一定要作成輔具的,需要經過長時間的討論與協調,而這些活動規劃再經過前置模擬,請視障朋友親身體驗後,才漸漸地在嘗試與調整後逐步完善,這是一個持續的過程,每一次的活動經驗都是下一次活動的重要範本。

對於視障朋友希望未來能有機會接觸參觀更多不一樣的展品,或能獨自走進博物館去參觀,博物館人員認為這需要社會對於文化平權的重視,其實視障朋友可從很多部份獲得資訊,展品的語音導覽系統、輔具、點字模式、專業導覽員等,各種資訊形式都是媒介,不見得需要非常多的資源投入才能達成,只要有心,其實都能讓視障朋友感受貼心。

在這次的活動中,許多屬於先天盲的視障朋友,透過博物館的參訪活動,讓他們勇敢走出去,基本上就是一個很大的象徵意義;而臺博館在活動中對於視障朋友貼心的動線規劃、志工服務與輔具設計,更讓視障朋友感受到關懷與照顧。

六、結論

社會上部份弱勢的朋友,受到生理或社會條件的限制,常被遺忘在文化活動之外。博物館是一個保存人類知識與經驗、帶領人類探觸自然、理解世界、促進社會發展的文化空間。這樣一個深具文化價值與意義傳遞的場域,更須率先實踐「文化無障礙」的示範意涵,關注如何導引弱勢族群「無障礙」地進入博物館的文化空間,開啟「平等照顧每一位文化公民」的服務觀念。

臺灣博物館設計規劃這次活動中,口述影像發揮很大的幫助,在明眼人的感受中,這些專為視障者設計的訊息描述,使擁有眼睛的我們得以用不同的觀察角度與心態,重新審視博物館的美,注意到許多過去忽略的細微;而對視障朋友而言,這種建立心像的過程,不僅僅是了解博物館的建築,更是重新認識世界的一種方式,過去他們由耳朵所聽到的景象太平板也太簡單,無法建構對視覺世界豐富的想像,由於心像的缺乏,在一般人視為理所當然的常識,卻是缺乏視覺感官的視障朋友所無法認知的,以至於視障朋友的一舉一動容易在日常生活中犯錯,害怕被取笑而膽怯,不敢和外界有積極的互動。對博物館來說,真正「無障礙」的概念不只是空間行動的無障礙,更要達成「資訊無障礙」與「文化傳遞的無障礙」!

社會及視障者自身常常有「視障者受視覺限制,難以參與文化活動」的迷思,臺灣博物館希望能藉由這個活動破除迷思,展現示範與導引的作用,讓「無障礙博物館」的概念在國內開枝散葉,讓博物館真正成為人人可親近的文化空間。

附記:博物館志工心得分享-黃啟清老師

視障者也有「看」的權利

這次在 口述影像發展協會與 國立臺灣博物館雙方合作下,為了讓視障者和明眼人享有平等的權力,而能和明眼人一起共享所「看見」的世界和感動,特別舉辦「看見臺灣博物館」的博物館參觀體驗活動,以及規劃「臺灣博物館建築之美 視障體驗特區」的展出。

對於國立臺灣博物館而言,這就是一個讓視障朋友進入博物館文化空間的「視覺無障礙」起點!然而對於身為國立臺灣博物館的志工而言,這則是另類的、具挑戰性的服務機緣。做為教育工作者的我,接觸過各類形形色色的學生與家長,自認在教學頗有心得的我來說,在博物館擔任志工並負責導覽暨解說的工作,是自我學習兼具社會服務的大好機會。況且,國立臺灣博物館的各項特展,均配合展場安排佈置、展物呈現、圖文並茂的手冊,這對我們一般明眼人而言,是容易窺見特展之美,對於志工在進行導覽暨解說的工作時,光是展覽品本身就夠吸引人,有時無聲勝有聲,讓參觀者靜靜坐下來「觀」賞,就足以彌補口語解說上的不足,甚至參觀者可自行發掘與展覽品之間的特殊感覺。

【二】我與視障者的初體驗

當我一如往常地參加這次的志工訓練課程後,聽著聽著我才驚覺到「代誌大條了」,這次的服務工作和過去的志工訓練是大不相同的,從未接觸過視障朋友的我,在學校服務也從未教過視障學生,這一切顯得太驚訝而令我有些不知所措。驚訝的是博物館怎會辦這樣的活動,更令人驚訝的是, 口述影像發展協會的工作人員超有愛心而更顯得自己的平凡與渺小。不知所措的是,該如何面對這些 視障朋友呢?該如何解說才能具像而具體化,活生生地表現博物館的美呢?對明眼人解說博物館建築之美,都是讓他們去「看」,好多的觀念,好多的美感,好多的感動,一切盡在「不言」中。想到這裡不禁悲從中來,一方面悲的是視障者的弱勢環境,另一方面悲的則是自己無能為力的無力感。

【三】用心認識視障朋友

針對視障朋友解說,會遭遇哪些問題呢?在解說時有哪些技巧可供運用呢?和視障朋友的互動該如何進行呢?這些問題不斷在我腦海裡迴盪,迴來迴去又盪來盪去,百思但不得其解。 然而在 口述影像發展協會工作人員的協助下,尤其是在 又慈、珊珊、冠斐他們的服務熱忱感染,以及博物館同仁的鼓勵下,讓我得以化悲憤為力量,企圖略盡棉薄之力。

我在學校教學是以學生為中心,在博物館服務當然是以觀眾為中心,很自然會進一步思考,這些特別的觀眾有什麼特別該注意的呢?最好的做法就是,設身處地為視障朋友著想,最簡單的做法就是,自己先閉上眼,把自己當做視障者。如此一來,懂得將心比心,一切就不難了,冠斐如是說。

【四】視障者讓我「大開眼界」

透過這次難得的「另類」接觸,讓自己「大開眼界」,打開解說的另一扇窗,讓博物館更亮,更鮮明地映在視障朋友的心目中。這樣的感動來自於他們的謝謝,來自於他們對於博物館的了解,更來自所有工作夥伴的犧牲與奉獻。做為一位博物館志工,才能有如此難得的機會,為更多的朋友服務。做為一位教師,更讓我深深體會到,「因材施教」至聖先師的典範,是如此不易但卻又如此重要。